搜索发现
供水在线监测 农村饮水安全 城乡(镇)供水水质在线监测 乡镇生活饮用水在线监测 窨井监测

大家都在搜
1 农村排污口监测 2 污水管网改造 3 供水管道漏损监测 4 DMA分区计量系统 5 供排水管网改造 6 水质在线监测 7 入河口污水(排污)监测 8 智慧供水管网监测 9 自来水厂升级及管网改造 10 农村污水(在线)监测 11 雨污水在线(管网)监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


  项目名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项目
 
  项目背景:通过对历年山洪灾害情况及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结果分析,为更加准确、及时提供预警信息,避免人员财产损失,本年度计划在山洪易发团场的重点区域补充建设32个雨量站,其中第一师3个、第四师14个、第七师4个、第十师8个、第十三师3个,增设站点需兼容兵团水雨情监测系统,符合《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SL/T 180-1996)的要求。
 
  项目规模:项目金额252.92 万元
 
  (1)第一师4团,管理区域面积 410 平方千米,已建有雨量站10座,均建于2013 年,现有雨量站未覆盖 10连南山防洪堤、12连山区、东线退洪渠等暴雨密集区域,不能较好的控制暴雨的时空变化和求得足够精度的面雨量,本次在此 3 处重点区域增设雨量站。
 
  (2)第四师 67 团、70 团、71 团、74 团、76 团、77 团,现有雨量站共计 10 个, 区域内雨量站密度平均为 350k ㎡/个,低于《水文网站规划技术导则》中面降水量站点的布设密度要求(平均单站控制面积不宜超过 200 k ㎡),现有雨量站未能覆盖降雨密集区域,洪水预报精度较低,本次在以上团场增设雨量站 14 个,增设后站点密度为130 k ㎡/个,符合规范要求,可大幅提升重点区域的预报精度。
 
  (3)第七师 123 团、125 团、131 团,现有雨量站共5个,区域内雨量站密度平均为270k ㎡/个,低于《水文网站规划技术导则》中面降水量站点的布设密度要求,现有雨量站未能覆盖降雨密集区域,预报精度较低,本次在以上团场增设雨量站4个,增设后站点密度为160 k㎡/个,符合规范要求。
 
  (4)第十师 185团苹果园雨量水位一体站、185团一连全天候站、185团3连雨量站、185团跃进渠渠首雨量站、186团冰山全天候站、183团青河独立营三连雨量站,2013年建设时选址点位于边境军事管理区,多年来因边境管控设施的补充建设,此部分站点长期无法进入维护,设备已报废,已无法满足洪水预警预报工作要求,本次在以上站点对应管控区域选址重建,要求建于边境管控设施外部,以便于后期的运行维护。 第十师2013年建设山洪灾害防御自动化监测站点184团5连、181团1连雨量站目前只剩下围栏和立杆,设备丢失,本次予以补充建设。
 
  (5)第十三师黄田农场、柳树泉农场,现有雨量站共16个,区域内雨量站密度平均为220k ㎡/个,低于《水文网站规划技术导则》中面降水量站点的布设密度要求,现 有雨量站未能覆盖降雨密集区域,预报精度较低,本次拟在以上团场增设雨量站 3 个, 增设后站点密度为 180 k ㎡/个,符合规范要求。
 
  建设内容: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实际需要在重点地区补充建设 32处雨量站;(2)50处视频站点补充完善;(3)35处图像站点改造。(4)购置一批备件及辅材
 
  应用效果:
 
  1.确保各级平台正常运行。确保兵团级山洪预警综合管理平台全年在线率达到 95% 以上(在线率=正常运行天数/365天;每天正常运行达到12小时以上视为正常运行),在汛期能够正常预警。
 
  2.监测站点及时、准确监测各类实时数据。通过对 2069 座监测站点的运行维护、数据校核及设备检修等,自动监测站在线率达到 90%以上(以旬统计和月统计数据的平局值取值),数据准确率达到 85%以上(以抽查各站实际的值与监测值比较计算准确率),形成完整可靠的监测网络,为兵团各级防汛调度提供数据支撑。
 
  3.保证兵团水利信息网络通畅。兵团水利信息网络通畅率达到98%以上(网络通畅 率=网络正常天数/365天),协助开展各类系统及监测站点接入兵团云服务平台、网络攻防演练、视频会商会议、重要系统或软件升级等工作,信息网络通畅、安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项目应用设备现场图
关键词: 山洪灾害防治 水雨情监测系统

RTU智慧环保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厦门四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闽ICP备08106834号-4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914号
在线咨询
扫一扫

扫一扫
四信物联网客服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83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