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浙渝川赣等地着力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近段时间来,浙江、重庆、四川、江西等地自然资源部门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地灾监测手段,做好汛期防灾部署,着力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浙江:启动地灾综治能力提升行动
近日,浙江省召开视频会议,就全省地灾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进行了总结,并对2020年地灾防治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指出,去年浙江省地灾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省核销地灾隐患点5664处,减少受地灾威胁人数近14.5万人,率先在全国实现基本消除已发现地灾隐患点的目标。
今年,浙江省将按下地灾防治“提升键”,启动新一轮地灾综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制订印发《浙江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按照“早识别、早预警、早治理”的工作要求,强化“精确测、精准防、精细管”,建立“一图一网、一单一码,科学智控、系统治理”的地灾风险管控新机制,构建地灾风险管控分区分类分级管理新体系。
此外,浙江省还将科学确定重点地区降雨引发地灾阈值,优化地灾监测预警模型,基本实现地灾隐患管理向风险动态管控转变。
重庆:督促地灾治理工程项目及时复工
为确保今年安全度过汛期,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筹调度,督促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及时、有序施工。截至3月23日,全市已有61个项目顺利复工,复工率达90%,剩余7个将按照原计划于3月底前复工。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重庆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且区域性大雨将从4月上旬开始,较常年偏早。对此,全市各区县已提前部署,做好地灾隐患汛前排查工作。部分驻守地质队员已根据区县安排分批次进驻,协助区县全面开展汛前排查。”重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今年重庆市将继续选派470名地质队员驻守各区县和乡镇、街道,会同区县地环站、乡镇、村社,共同落实“四重”网格化防灾机制,织密地灾防治网格。自2月以来,全市已排查地灾隐患点22627处次,应急处置地灾险情3起,紧急撤离、安置受威胁群众12户55人。
四川:开展地灾隐患早期识别研究
3月24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与成都理工大学在成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地灾隐患早期识别研究,重点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模型研究,研发地灾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不断提高全省地灾监测预警水平。同时,共同开展突发重大地灾应急调查,地灾风险评估研究,探索建立适合省情的地灾风险评估机制,对地灾隐患点开展定量风险评估并进行分类,指导地灾分类防治工作;合作建立地灾精细化调查新模式,探索设立首席科学家制度,牵头开展重点区域精细化调查评价工作;共同探讨安全教育方式,不断丰富宣传培训手段和方式,夯实地灾防抗救的社会基础。
江西:严防近期连续降雨诱发地灾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江西省近期共有4次较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为严防连续降雨诱发地灾,江西省实行地灾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
江西省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专人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执行地灾灾情险情信息零报告制和防灾工作动态日报告制。各地地灾防治主管部门要及时发布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一旦预报雨量达到撤离临界雨量,要第一时间通知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让,并妥善做好临时安置工作;要将近期天气趋势及时传递给群测群防员,组织群测群防员加密开展地灾隐患点和易发地段巡查。一旦发生突发地灾,要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应急调查,研判灾害发展趋势,为高效、科学处置灾害提供技术支撑。
-
在线咨询
-
扫一扫
扫一扫
四信物联网客服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83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