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采集:RTU按照采集频率,通过MODBUS-RTU协议方式,定时读取各传感器的实时数据,例如每5分钟读取一次。
数据整合:按照《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RTU将读取的水位、流速、风速风向、能见度、电压等数据整合成上行帧格式,等待上报。
数据上报:RTU默认通过GPRS主通道上报数据到省中心服务软件,如果GPRS中断,通过北斗备用通道上报到北斗分理服务平台。主备通道能够做到自动切换。
数据入库:省中心服务软件能够汇总GPRS上报的数据和北斗上报的数据,解析并存入相应的库表中。例如河道水位、流速数据存入ST_RIVER_R表中。北斗分理服务平台能够通过TCP方式,与省中心服务软件连接,传输数据,传输格式按照《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保证省中心服务软件能够像接收GPRS数据一样,接收北斗分理服务平台推送过来的数据。
设备校时:省中心服务软件能够通过《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下行帧格式指令,校准RTU设备时间。RTU向平台上报数据时带有时间字段,省中心服务软件收到数据时,若RTU原时间与校时时间差大于5分钟,应进行2次校时;校时时间可分别取自中心站的第1、2个下行报文。
远程配置:省中心服务软件能够远程设置RTU数据采集、上报频率,范围1~60分钟。使用AT指令实现,AT+SLREPTIME=采集上报间隔分钟。
状态监控:RTU每天定时上报RTU、各传感器设备运行状态(早8点平安报),省中心服务软件能够记录RTU、传感器等设备的电压、在线/不在线状态。
历史数据:RTU能够存储至少2年的水位、流速、风速、风向、能见度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循环存放,永远不溢出。支持现场按时间、类型导出历史数据,并且能够被其他软件解析利用。
电力控制策略:实现北斗、各传感器断电、上电策略控制。如北斗长断电,用时提前5秒上电。

采用GPRS和北斗互补的通讯方式,保证数据能够稳定可靠的传输。
采用标准的水文规约的协议上报,协议标准成熟,沟通方便,分析排查问题有理有据。
通过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北斗的电源的导通和关闭,有效的降低现场设备的功耗,使设备在阴雨天气能工作更长的时间。
支持远程修改RTU配置,远程升级程序,降低到野外现场维护的成本。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