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31 日,水利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水河湖〔2024〕344 号),明确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和岸线保护,提出 2030 年建成一批重点 “母亲河” 幸福河湖、2035 年基本建成 “人水和谐” 幸福河湖的目标,将 “天空地水工” 一体化监测、数字孪生建设列为智慧化治理核心支撑。

7月16日,水利部重磅印发《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要求构建贯通前端感知、平台归集、信息应用全过程的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到2027年建成“卫星遥感为主、视频监控+无人机为辅” 的立体监测网,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反馈),推动河湖监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

河湖治理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复杂工程,其成效直接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河湖治理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面临着三大核心瓶颈,制约着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治理水平的提升。
河湖 “清四乱” 依赖人工巡查,存在覆盖不全、易漏判问题,且信息传递慢,导致违法违规行为发现滞后。
基于国家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政策导向与四信在智慧水利领域的技术积累,从政策背景切入,结合河湖治理痛点,为用户构建 “监测 - 管控 - 治理 - 赋能” 的智慧化、全链条的解决方案。
建设 “智慧河湖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现河湖数据实时监测、巡查轨迹可视化、问题上报闭环化。结合 AI 视频分析自动识别漂浮物、非法排污等问题。

系统构架图

非接触测量,高精度,无污损,无污染
阵列天线,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
抗水蒸气、温度和压力变化等大气环境变化干扰
支持虚假信号处理功能
支持本地存储水位、流速、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
自带波动补偿,减小风力及桥梁振动影响
IP68防护等级,具有防雷设计,满足室外长时间工作

全光谱多参数水质监测站
占地面积小、安装灵活、成本低,实现了多个监测参数在线实时监测;
摆脱传统监测需要定期更换试剂、二次污染、测量时间长、故障率高、需要建设站房等缺点;
采用模块化设计,客户可选择不同水质监测参数组合方案;
专业的雷击浪涌电路方案设计,并配备太阳能供电系统,确保仪器全天候稳定运行;
泵吸式采水,采样间隔、采样时间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实现无人值守;
具备自动化清洗、自动化检测功能,更长的维护周期和更好的稳定性。
遥感高光谱水质多参数实时监测系统
融合高光谱水质监测、液位监测、现场录像取证功能
支持多项水质指标:叶绿素、总氮、总磷、透明度等20余种水质参数的实时在线显示;
无需站房,成本低廉,架设方便,维护简单。
上万次的现场水样实验,数据准确。
6、智慧河湖信息化管理平台
河湖信息化管理平台能整合 “天空地” 监测数据、实时预警风险、联动处置问题,高效支撑 “清四乱” 与水质管控,助力智慧化河湖治理。



六、应用案例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914号